以树的姿态活着 ——记自强不息的创业者吴解腾

发布日期:2017-07-18

吴解腾简介

吴解腾,男,1956年2月生,肢体残疾。1994年失业后靠开残疾车拉客谋生,后自强创业,开办“才强”水电安装服务社和“甲强”工贸有限公司,走上了创业之路。多次荣获上海市“自强模范”、“先进创业者带头人”、“优秀开业者”等称号。


 

以树的姿态活着

——记自强不息的创业者吴解腾

 

大自然中的树是由根、干、枝、叶呈现的一种植物,在存活的几十年里,脚踏实地,默默奉献,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。通过光合作用,“树”为人类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新鲜氧气。生活中的吴解腾对“树”情有独钟,懂得一棵树的种子,即使被踩入泥土中,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,坚强地生长。当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,人们即使在遥远的地方,也能看到它,它给予人们的永远是一片生命绿色。

吴解腾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残疾,上天的不公并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信念,而让他更加自强自立,成为一棵“参天大树”。九十年代初,他所在的企业倒闭,他和很多人一样,成了最需要基本生活保障、需要帮助、需要理解的弱势群体。下岗在家,他虽然感到迷茫、无助、不解,但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此跟着倒闭的企业一起“失业”。他需要自食其力生存下去,可是出路在哪里呢?听说开残疾车到街上拉客载物可以谋生,他马上效仿其他残疾人,开着残疾车上路了。但靠残疾车“谋生”没多长时间,由于残疾车载客营运、无牌无证机动车非法营运对城市形象、交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,全市开展了“三车”专项整治,规定残疾车不得载客营运。他虽然迷茫、无助,却带头执行了规定,成为第一批残车置换人员。

现实总是残酷得让人不得不去面对,残疾车置换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吴解腾面前:怎么生活?是伸手向政府要岗位、要补助,还是走自强自立的道路?他选择了后者。说干就干,他联系社区的另外两个残疾人,一起商量,大家不谋而合,想起了开店经营五金小百货,并推荐吴解腾为负责人,小店取名“才强”,“才”是“残”的上海话谐音,“强”寓意残疾人要自强。残疾人当自强,要比健全人更吃得起苦,付出更多的辛劳。最初,他们进了不少各类齐全的货物,以便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需要,每天起早摸黑,为的是自己能自食其力,解决生活温饱问题。由于初次创业,缺乏经营管理知识,小店又没有知名度,客户很少,经营出现了亏损。作为负责人的吴解腾心里万分的焦虑,店租交不出,怎能继续营业?工资发不出,如何面对一起共苦的好兄弟?他忧心忡忡,食不知味,夜不能寐,人也逐渐消瘦。

此时,最懂他的妻子拿出一张存折放在他的手上:“人的一生没有过不去的坎。这是家里的全部积蓄,你拿去做事业吧,我支持你!”存折的分量很重,他泪光盈盈。在妻子的眼里,他就是家里的一棵大树,无论刮风下雨,都会挺拔站立的。他拿着家里的全部积蓄交店租、付工资,缓解暂时的困境后,马上抓紧时间学习经营管理知识,改变了经营方式并扩建经营队伍,招募了18名员工,全是残疾、失业、协保人员,并积极向周边社区居民宣传“才强”小店的宗旨:商品不残、价格不残、服务不残。吴解腾对员工说:我们“才强”小店虽然有百分之六十是残疾人,但我们一定要本着“三不残”的宗旨,创立我们自己的品牌,树立信誉,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,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,用我们的诚信和诚心赢得客户的信任。为了勤俭持店,他的妻子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买菜,赶在上班前将饭菜烧好,免费供应全体员工午餐。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,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不停步,每当客户有需求,他总是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,为客户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。客户所求,他就有应。“才强”小店一点一点在客户的心中树立了形象,生意一天天兴旺起来,逐渐扭亏为盈。

不等政府岗位、不靠政府补助,而是自食其力创业,他走出了一条身残志坚的自强创业之路。杨浦区残联和街道等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的关心和扶持,为小店注册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,使“才强”由一家小百货店逐渐转向水电安装维修服务、材料经营和五金配送等多项目服务的企业。“才强”经营项目增多了,服务范围扩大了,服务对象从社区居民扩展到周边的企业单位,客户对提供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了。“才强”没有足够的资金、宽敞的场地、先进的运输工具,靠的是几辆残疾车运货。有些企业单位看着不顺眼,觉得有碍面子,起先不让送货人员开着残疾车进出,他们叙说了自己现在是自力更生就业,身残志不残,虽然条件有限,但是所开的残疾车都有合法手续,一些企业单位也不再阻拦他们了。有一次,在送出的一批货中出现一个次品,用户单位没有弄清真相,冷嘲道:“残疾人送的货,怪不得,毕竟不是健全人就是不行嘛。”他们没有说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,而是立刻将货拿到生产厂家更换,并请厂家出面向用户单位说明事实,消除了用户单位对他们的误解。还有一次,某单位一位采购员没有采购到单位需要的一种产品,把这一难题丢给了“才强”,还扔下一句话:“我是照顾你们才让你们去办的。”“才强”的员工明知是刁难,也愿意试一试,只想赢得这家单位的信任。但是走遍了上海的市场也没有找到,他们不知道很多厂家已经不生产这种产品了。不争本事也要争口气,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请人去定做!就这样,一件2元的货品,他们花30元做成了。当货品准时送到,采购员惊讶得目瞪口呆,没想到他们竟然把已停产的商品找来了,更没想到的是此事惊动了该单位的老板,并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,从此“才强”与这家单位的生意从未中断。

“才强”的商品不残,价格不残,服务不残,不怕被歧视、被误解、被刁难,深受新老客户的尊重和欢迎。吴解腾还为“才强”创建了三全品牌:全心、全意、全力,获得了用户的赞扬和肯定。“才强”在创业道路上越走越宽,营业额从每月5万元增长到15万元,也逐渐小有名气,一些失业、下岗、协保人员,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,纷纷慕名前来应聘。吴解腾趁热打铁,注册了“甲强”工贸有限公司。有了“才强”的管理模式、经营经验,吴解腾对“甲强”充满信心,他坚持“做一笔生意,树一个信誉”的经营理念,进一步扩大人脉关系,拓宽经营渠道,带领员工,除了为周边的社区居民和企业单位热情服务外,还主动走出去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服务。如: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市里一项重大实事工程完成后,在调试时发现控制箱的铜接嘴有误,发生故障,工程负责人万分焦急,因为这项重大实事工程第二天要正式启用,工程师当晚来到“甲强”公司求助零部件。吴解腾带领员工开着残疾车到处寻觅,跑遍全市五金商店,最终在北京路一家五金商店购到了需要的零部件,确保了实事工程的如期完工,公司领导感动地说道:“吴经理,市里工程的顺利启用,有你们‘甲强’的一份功劳。”多年来,“才强”、“甲强”在为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、重大市政工程建设、材料配送服务中做出了贡献,赢得了赞誉。

创业,光靠坚强的意志和敢拼敢打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,还要懂得人性化的管理。吴解腾爱护员工,更懂得管理,他根据员工的身体特征,给予合理的工作安排。聋哑人安排打电脑、开票、记账,视力残疾人负责联系外单位业务,单手残疾人负责接电话、押送运货车,腿脚残疾的人负责开残疾车送货,智障但身强力壮的人负责看门和搬运货物,从而优势互补,各尽其职。他视员工为亲人。小张的女儿上大学,妻子下岗在家,生活很困难,他每月补助200元;老朱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,儿子上大学,妻子下岗在家,家庭生活拮据,他就安排老朱做简单的内勤工作,工资不误,外加补助,让他们家庭生活有基本保障。“才强”、“甲强”在新老客户的充分信任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下,年营业额已经达到500万。而后经营规模发展迅速,又创建了“才强”、“甲强”分公司。一路走来,吴解腾步步为营。他就是一棵树,汲取着党和政府、社会的关爱,不屈不挠,挺拔向上。事业成功了,为感恩党的政策和回报社会,他规定后来建立的每个分店必须带上至少一个残疾人就业;得知街道社区有创业联谊活动,他无条件捐助几千元活动费;他主动与“阳光之家”共建,夏天送西瓜饮料,冬天送营养食品;他不断赞助社区癌症俱乐部的康复活动,送上慰问品。

他始终不忘记是党和政府时时关爱着残疾人,为残疾人的创业遮风挡雨,让残疾人尝到了自尊自爱、自强自立的甜头。他多次荣获“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创业者带头人”、“上海市自强模范”、“杨浦区优秀开业者”等荣誉,成为残疾人和健全人学习的榜样。2015年6月,他参加了全国百名残疾人企业家培训班,并圆满完成了学业。面对荣誉,他不骄不躁,把荣誉看作是继续前进的动力。他就是一棵树,不低头,不弯腰,笔直挺立,用绿意点缀脚下的土地,用正直迎接风雨的洗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