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如夏花的美丽 ——记爱心大使“兴家”学校轮椅校长房金妹
房金妹简介
房金妹,女,中共党员,1948年12月生,肢体残疾,因病高位截瘫28年。她创办“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”,16年来先后发动60多名教师志愿者及2万多名校大学生加入义务家教队伍,送教上门20万余次,受助学生6千多人,首创助残送教上门新模式。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、上海市慈善之星、上海百名突出贡献女性等多项殊荣。
生如夏花的美丽
——记爱心大使“兴家”学校轮椅校长房金妹
房金妹曾经是一个行走自如的健全人。在纺织厂当班组长的时候,她事事不甘落后,带领班组奋发向上,屡屡夺得优秀班组,多次获得个人先进生产者、操作能手奖。1988年,她得了一种罕见凶险的脊髓内肿瘤病,先后动了八次大手术,最终还是导致高位截瘫,成了一位残疾人。一个活蹦乱跳、勤劳能干的女人一下子被击倒,而且终身不愈,这是何等的痛苦和打击,让一个弱女子去承受?求医生,医生无计可施;求上天,上天默不作声。她的身心被病魔折磨得支离破碎,痛不欲生。她真的垮了,每天对胸口以下的冷暖和疼痛毫无感觉,整天瘫倒在病床上,褥疮缠身,大小便也失禁了。房金妹怎么也没有想到命运还没有放过她,疾病再一次降临到自己的身上。她又被确诊为乳房导管癌和胆囊癌。“老天,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?”她的心滴血了,彻底绝望了。
就在她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时,她所在的居委会党支部的老党员们主动找上门来,给她关心,给她安慰,为她捐款,鼓励她坚强地生活。她的心一下子暖了,心里默默地想:“上天没有嫌弃我,我不能辜负这么多人的爱心与关心。我也是党员,我一定要好好活着,要用行动来报答好心人,回报社会,做一个有用的残疾人”。房金妹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她的最大心愿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能关心帮助他人。有了信念的支撑,再脆弱的生命也会坚强。房金妹心里很清楚,自己的肢体虽然残疾了,但还有一双灵巧的手,一个智慧的头脑,更有一颗火热的心。她懂得,要让生命如夏花般美丽,就不能被打败,要敢于向命运挑战,用爱和微笑活着。生命虽然短暂,但也能活出精彩。于是,一个原本需要别人照顾的残疾病人,为了感恩和回报社会,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,开始投身公益事业,做起了一件件久卧病榻的残疾人难以做成的事情。
1996年,她不顾臀部的褥疮因久坐而大面积溃烂,坚持了四个月,亲手为贫困地区的上学孩子缝制了100只精美的小书包,在酷暑炎热的日子赶赴贫困地区,亲自将小书包一一送到孩子们的手中,孩子们的脸上笑开了花。“百只书包寄深情”的故事,一时成了当年的申城佳话;1997年,当得知接受100只书包的贫困农村有100多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失学,她仰卧在病榻上,双手悬空,为100多名失学的孩子写下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,坐着轮椅四处奔波,联系好心人。可是在过铁路轨道时不慎摔倒,导致大腿骨折,腿上打了六枚钢钉;1998年4月,新闻媒体报道了她为“希望工程”奔波受伤的事,引起社会的关注。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努力,她为105名孩子找到了结对助学的好心人,让孩子们重新回到了课堂。她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,但只要是帮困扶贫活动,她总是解囊捐款,多次捐出了整个月的退休工资。
1999年,房金妹萌生了创办“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”的念头,得到丈夫和女儿的支持后,她开始了行动,策划、组织、实施,还动用了女儿大学时学弟学妹的关系,请他们一起义务为贫困家庭残疾人的子女辅导功课。“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”就这样诞生了,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,特殊在受助的学生不需要花费一分钱,接受“兴家辅导学校”提供的各科大小辅导课程,学校常年为受助学生提供无偿家教。这种服务形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和肯定,纷纷加入的志愿者在房金妹的带领下,风里来,雨里去,为受助学生的家庭送教上门,带去了温暖,带去了希望。
然而,免费助教的活动并不一帆风顺,刚刚起步的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只有2名教师志愿者和34名大学生志愿者,而受助学生遍布全市,义教助残的工作量很大,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接踵而至。房金妹以常人少有的坚强和毅力迎难而上,带领志愿者队伍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。她精心管理,就近安排,文理搭配,组团服务,送教上门,使志愿服务有序分配,合理开展。“兴家”渐渐有了发展的良好开端,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。目前,每年的志愿者人数达到1300多名,都是来自上海各所名校大学的学生,还有来自于多所中学的资深教师。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了,需要更加稳定的发展。为了巩固好志愿者队伍,房金妹经常拖着导尿管,摇着轮椅到各大专院校,参加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志愿者的报告会、培训会、座谈会、表彰会。交通大学“兴家”志愿者准备成立“兴家”交大分校,房金妹得知后,不顾路途遥远和天寒地冻,赶到闵行区的交大分校,向志愿者们介绍残疾人家庭的艰辛,希望志愿者们不仅要有热心爱心,更要有恒心和责任心。志愿者们被眼前这位“轮椅校长”的精神深深感动,纷纷表示要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。房金妹深夜回到家这才发现,由于导尿管脱落,下半身已经湿哒哒,冰冰凉了。女儿心疼地恳求道:“妈妈,不要那么拼命了好不好,我不能没有你啊……”房金妹擦去女儿脸上的泪水,微笑地安慰她:“不哭,只是导尿管掉下来了,没事的。在我最困难的时候,那么多的人来关心我,让我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。现在,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,做人要懂得感恩才行啊。”女儿默默地点点头。
在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志愿者中,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,他们完全可以在社会上做一些有偿家教,但是,他们成为“兴家辅导学校”的志愿者后却坚持分文不取。房金妹很感动,购买了滑雪衫和被褥赠送给他们,有的大学生志愿者生病了,义务献血了,她会赶过去看望,还送上亲手熬制的鸡汤。临近春节,她会邀请留沪过年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吃年夜饭。大学生志愿者感觉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就是他们的家,这个家是温暖的,因为有他们热爱的“房妈妈”。为了帮助受助的孩子进入理想学校,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开设了初三大课辅导班,请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精心设计辅导课程。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,低视力残疾的母亲下岗后每月只有300元的收入,根本无力满足儿子进大学深造的愿望,更是不敢奢望请家教,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求助“兴家辅导学校”,房金妹派出最优秀的志愿者,对她儿子进行一年的精心辅导,不仅让他如愿考进了大学,还想方设法寻找爱心人士进行帮困助学,解决了孩子在校的部分学杂费和午餐费。如今,这位孩子已经大学毕业,踏上了工作岗位,家庭生活由此得到改善,一家人对房金妹感恩不尽。
在受助学生的家长中还有一位“板凳妈妈”,她身体残疾,只能靠两只小板凳代步。她脾气火爆,自称是上访专业户,一感到有问题就会去上访。在不知道“兴家辅导学校”之前,她每天为孩子糟糕的学习成绩而犯愁,房金妹知道此事后,破例将优秀志愿者先安排到她家,为她的孩子义务辅导。孩子从小学二年级一直接受志愿者的上门辅导,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。眼下,孩子就要升高三了,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。房金妹为他们拟定了共同奋斗、迎接高考的目标。现在的“板凳妈妈”已经没有了怨气,见人总是微笑,当然也不再动不动就上访,经常打电话感谢房金妹。
“兴家辅导学校”不仅教会残疾人子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提高中考、高考的竞争力,还努力培养他们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从“兴家辅导学校”毕业后考进大学的孩子,都会回到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当志愿者,很多志愿者在学校当上了学生干部、团代会代表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他们感恩社会,感谢房妈妈,为“兴家辅导学校”赢得了“中国优秀志愿服务集体”、“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”、“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”等荣誉,并被团市委命名为“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。经过16年的努力,房金妹的“兴家辅导学校”已经在松江区和闵行区成立了分校,吸引了2万多名志愿者加入义教助残行列。房金妹,如同夏花一般,在阳光下绽放鲜活浓烈的生命力。她用放飞的理想和饱满的激情凝聚人心,用多彩的事迹和丰富的经历描写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