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尖上的舞蹈 ——记用文字诠释生命的雍爱勤

发布日期:2017-07-18

雍爱勤简介

雍爱琴,女,1966年7月生,肢体残疾,自幼喜欢文学创作,其作品刊登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。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。2013年被评为杨浦区残疾人十大优秀作者。代表作品《感谢自己还有梦》荣获2015年杨浦区残疾人无障碍电影影评征文一等奖。


 

指尖上的舞蹈

——记用文字诠释生命的雍爱勤

 

人生是舞台,生命是舞蹈,每个人都是舞者。但是在人生的舞台上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盈地舞蹈,红舞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上划出绚丽的色彩。有的人双脚不一定学得会舞蹈,有的人双脚只是身体的一种模具,成为摆设,有的人没有双脚,却能用心灵、以独特的方式站在舞台上,起舞,旋转,跳跃。他们不在乎灯光是否璀璨、掌声是否响起、鲜花是否绽放,而是以勇气踩响舞台,舞出生命的精彩旋律。

雍爱勤从小对文学和美术产生兴趣,刚开始时只是乱涂鸦,在父亲的指导下,她坚持每天记日记,用蜡笔在纸上画画,经常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赞扬。家里的书架上都是父亲买来的书籍,有世界名著、励志故事、儿童文学、少年文艺、青年杂志、美术等各类书籍。上学后,她开始喜欢上了书架上的书籍,更爱上了写作和绘画,珍藏每一次创作的小诗、日记、素描画。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表扬,被学校广播站录用,她的绘画经常出现在学校的黑板报上。高考时因为4分之差,没能进入梦想中的上海美术学院。踏上工作岗位之后,她成了厂里的宣传干事,每次出的黑板报都会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。一次意外的事故让她的生活在突然间改变了方向。

一场不幸的事故导致她双足踝粉碎性骨折,腰三分之二椎体粉碎性骨折。“要站起来很难,今后很有可能要永远瘫痪在床上。”医生的话对所有的亲友都是一个致命打击,无人不为她着急、惋惜、流泪,唯有她自己没有流一滴眼泪。为了否定医生的结论,为了骨子里的不甘心,她竟不顾双腿已经绑上厚厚的石膏和腰椎撕裂一样的疼痛,艰难地要撑着坐起来。她只想证明:没有瘫痪,也不会瘫痪,自己是可以坐起来的。家人见状,慌忙按住她的身子,强行让她平躺在床上。那一刻,她彻底奔溃了,原来活蹦活跳的身体像烂泥一样瘫软在床上,一动不能动。

一个多月后,脚上的石膏拆除了,但是双足十个脚趾神经萎缩僵硬,不能接受大脑的控制,不会自由分开,双膝盖关节也是僵硬的,双腿不能自由弯曲。因为腰椎也受伤,所以要平躺三个月后才能下地练习走路。太想能早点站起来走路,她请医生把她笔直的双腿使劲弯曲、伸直、再弯曲、再伸直,痛得撕心裂肺。膝关节被打开了,神经也柔软些了,双腿能稍微伸屈了,她赶快叫家人用绳子绑住脚板,自己用双手使劲地拉,让膝盖弯曲、伸直、再弯曲、再伸直。每次练习都必须咬紧牙关,忍住剧烈的疼痛。三个月后,可以开始翻身了,由于长时间平躺着不能动弹,全身的肌肉得不到运动而失去弹性。当翻身左右侧躺的时候,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了一侧的骨架上,加上板床的硬度,骨架钻心地疼痛,坚持不到一分钟身体就要往后倒下去。她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,如果现在不加强锻炼,今后就别想能重新站起来了。她用被子顶着腰部不让自己往后倒下去,忍着刺心的疼痛,练习左右侧躺,今天练一分钟,明天练三分钟,天天坚持练。每次吃饭,家人让她躺着吃,她不,足足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,把自己撑坐起来。渐渐地,她的腰部也一天比一天硬朗起来,能坐的时间也越来越长,最后终于可以下床用拐杖练习走路了,所有的人都为她惊叹。

撑着拐杖开始练习走路时,她发现自己的双足像90度的模具一样,没有任何功能,不能踮起脚来,脚腕不能左右扭动,不能下蹲,双侧跟骨畸形,连鞋子都穿不上,只能穿上大大的拖鞋。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和加强锻炼,要康复到原来的样子是不可能的了。更糟糕的是脚由于手术后的病变,又患上了“慢性骨髓炎”,一只脚底的伤口开始发炎、溃疡,医生说这是“不死的癌症”,很多人得了此病,几十年了伤口也难愈合。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失声痛哭起来。她的心碎了,自己不是天生的残疾,原来的我到哪里去了啊?她默默收起自己一件件漂亮的裙子和小巧玲珑的高跟鞋,这些她以后再也不需要了。无论严寒酷暑,始终穿着长长的休闲裤,把自己的双脚遮掩住,不让人看到那双丑陋的脚。为了打发孤独寂寞的时光,她重新拾起小时候的爱好。但是,洁白的宣纸上,再也绘不出美丽的天空;日记本里,每一行字记录的都是灰暗。有一天,她随手从书架上找到一本《老人与海》,老渔夫永不言败的精神故事深深触动了她。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,一个人可以失败,但不能被打败。人生总要经历风风雨雨,只有勇敢地面对,才能看到雨后的彩虹。她不再悲伤,不再气馁,撑着拐杖勇敢地走出家门,在小区的花园里练习走路。温暖的阳光,新鲜的空气,心情是那么的舒畅明朗。一个月后,她竟能丢掉拐杖,慢慢地行走了.

她的画再也不是毫无生机,而是充满了鲜艳的色彩。她在日记里写道:“眼泪挽不回昨天的灿烂,明天再艰难也要勇敢地面对。我是生命的舞者,就是要敢于直面人生的风雨。不管上天给我多大的伤痛苦难,我也要学会仰望天空,嘴角上扬,绝不输掉自己。”在街道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鼓励下,她应聘了“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”,管理社区的残疾人。虽然工作量很大,但她从来不叫苦叫累,认认真真做好社区残疾人一人一档的管理,并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动态信息,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。她还经常和情绪低落的残疾人谈心,鼓励他们要自强不息;她关心残疾人的身心健康,为他们安排体检,邀请社区医生为残疾人上门送上康复服务。她发挥自己的特长,为智商较低的残疾人上课,教他们写字和画画。她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,工资也不高,但只要是社区的残疾人生活上遇到困难,会毫不犹豫地献上一份爱心,她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无私奉献,让残疾人深受感动。

她白天认真工作,晚上还坚持文学创作。2005年,她开始学习电脑写作。由于脚伤和腰伤,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会让小腿肿胀得厉害,腰部也会像断了似的疼。但写作给她带来了快感,她要实现文学的梦想。她的作品《灿烂的天空》终于被刊登在上海市残联的杂志上,让人充满了喜悦。从此,她的文学创作一发不可收拾,数十篇文学作品被各类报刊杂志陆续刊登,一项项文学奖项接踵而至,2013年7月出版文集《独舞》,2014年2月出版长篇小说《星月情缘》,2015年3月出版诗集《孤单的芭蕾》。能在文学上取得这些可喜可贺的成绩,离不开良师益友的帮助,更离不开她的努力拼搏和不忘初衷的梦想!雍爱勤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,在指尖上舞蹈,让真心的倾述成为生命中最精彩的舞步;她在文字间行走,让生活因文字而变得充实、美丽、灿烂。

人生之路,坎坎坷坷,雍爱勤勇敢走过,留下一路灿烂与花开;人生的舞台,悲欢起伏,雍爱勤用生命的灵性,忘情地舞蹈;飞扬的指尖,敲出一串优雅的文字,把它们挽成生命的小花,别在发间,向阳向暖,盛开,怒放,诠释生命的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