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残疾预防康复服务特色 为杨浦文明城区创建添砖加瓦

发布日期:2023-03-29

3月24日,区残联康复科组织大桥、殷行街道残联、尚体健康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与各街道残联专职干部在大桥街道白杏康健自强健身中心(河间路237号1号楼三楼)对残疾人阳光康健驿站项目功能提升、残疾人评估建档、个性健身康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享,并就近期宣传贯彻《上海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进行了专题的部署。

残疾人康复健身难度大、个性化突出,在残疾预防康复、全民健身事业、激励残疾人涵养自强不息精神风貌中具有特殊性。近些年来,区残联与殷行、大桥、平凉、长白等街道以宣传为源头,以设施为载体,以服务为辅助,依托杨浦滨江阳光综合服务中心、街道市民健身中心等社区服务载体,以嵌入式服务形式拓展残障人士运动康复阳光康健驿站,在推动“残健融合”促进残疾人机能改善、增强身体素质、提高生活质量、融入社会交往,提升文明素养方面,积极探索,积累经验,起到了独特的作用。

2023年,区残联会同区相关街道和部门深化设计方案、落实资金保障,确保完成新建2家残疾人阳光康健驿站,同时,新江湾城、四平、江浦等街道也积极整合载体资源,筹划规划选址,努力将残疾人阳光康健驿站纳入“十四五”期间社区“15分钟生活圈”社区行动蓝图。

结合宣传贯彻《上海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以及我区残疾康复服务的成效,进一步提高我区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获得感,营造当前杨浦文明创建的社会良好氛围,各街道残联交流和明确了各自的重点、特色和计划安排。

区残联副理事长王长伟提出了三点意见:

一是开动脑筋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,把我区残疾预防康复服务成效转化为杨浦文明城区创建的具体“缩影”。

在为残疾人提供预防康复中的细小细微之处中,抓住重点、找出特点、捏合出“亮点”,提质增效,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。

二是严守底线,加大基础管理力度,把为残疾人康复服务措施落地落实落细。

管理制度要落到地,不要失规失范;流程衔接要落实,防止错漏重复;督促检查要落细;及时查漏补缺。

三是贴近心声,加大服务力度,为迎接全市残代会和杨浦文明城区实地检查营造良好氛围。

主动识变应变,积极探索优化残疾人上门评残服务、残疾人免费健康体检精准度。主动跨前一步,及时帮助解决好个别残疾人生活中突发的“急、难、愁”问题。主动换位思考,耐心细心听取残疾人及其家庭亲友倾诉,开展社会和个性心理疏导,发挥好残联组织独有的群众工作作用。